- 佛山人才网>>佛山资讯
-
佛山剪纸作者:1106 来源: 阅读次数:11536次 发布日期:2013年3月26日
从宋代开始,历史上的佛山市就流传了剪纸艺术,且到了明代起佛山剪纸已有专门行业大量生产,产品销往省内及中南、西南各省,并远销南洋各国。以下为您讲述佛山剪纸的悠久历史,特色等。
广东佛山的民间剪纸。宋代已有流传,盛于明清两代。其风格金碧辉煌、苍劲古拙,结构雄伟奔放,用色夸张富丽,以剪、刻、凿、印、写、衬等技艺并用,材料和表现手法巧妙结合,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由于制作方法的差异,大致可分为纯色剪纸,铜衬料、例写料、纸写料、金花、银写料等几种。其作品是用剪刀或小刀在纸上或在特制的铜箔、银箔上剪、刻而成,其中以铜写料最为突出。
简介它融汇了绘画技法,刻与写配合紧密、恰当,显得瑰丽生动。佛山剪纸百年前用作建筑、家具雕刻上的底稿,后来发展为室内装饰,贴在门楣、柱、枋上,也有用作祭祀品、札作、花钱、炮竹、纸盒上的装饰。
题材
佛山剪纸的题材,绝大多数是劳动群众所喜爱的,以及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曲人物和民间故事。如“龙”、“凤”、“鲤鱼”、“孔雀”、“四时瓜果”、“福禄寿全”、“和合二仙”、“六国封相”、“唐明皇游月殿”、“嫦娥奔月”、“八仙闹东海”、“赛龙舟”等等。
历史
佛山剪纸历史悠久,源于宋代,盛于明清时期。从明代起佛山剪纸已有专门行业大量生产,产品销往省内及中南、西南各省,并远销南洋各国。
古代,剪纸主要用途是节日礼品的装饰、祭祀装饰、刺绣雕刻图样、产品商标等。随着社会的发展,佛山剪纸在传统的基础上,以其构图严谨、装饰性强、剔透雅致、金碧辉煌的特点,多以反映时代生活题材为特色,开创了传统艺术创新之路,在我国剪纸艺术中较具代表性。
特色
佛山剪纸,历史悠久。早在宋、元之间,已成为商品生产,至清代乾隆年间为鼎盛。佛山剪纸艺术,在制作上有剪、刻两大类,刻纸是在民间剪纸的基础上,随着商品生产和群众的需要而兴起的。刻纸利用佛山名特产铜箔和色纸作主要原料,具有色彩丰富、苍劲豪放等独特的地方风格。在制作方法上,有材料刻纸、写料刻纸、纯色剪纸三大类,以铜衬料、铜写料、铜凿料为最具特色。
铜衬料是用刻刀在铜箔上镂刻出画面线条、骨架,然后根据制作设计需要,在背面衬上色纸;铜写料是绘画与剪纸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先用刻刀在铜箔上镂刻出画面的外轮廓,然后用胶水调粉彩,绘画画面。铜凿料与铜写料大致相同,其特点是画面或人物轮廓是用特制的凿子凿成一点点凸出的珠子般的线条,空间不需刻通,而是以粉彩绘画成金辉灿烂、色彩斑斓的画面。
佛山剪纸的题材,绝大多数是劳动群众所喜爱的,寄寓如意吉祥的花鸟鱼兽,以及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曲人物和民间故事。如“龙”、“凤”、“鲤鱼”、“孔雀”、“四时瓜果”、“福禄寿全”、“和合二仙”、“六国封相”、“唐明皇游月殿”、“嫦娥奔月”、“八仙闹东海”、“赛龙舟”等等。铜凿料的色彩,以粉红、玫瑰红、粉蓝、红丹白等为主,和谐夺目。铜衬料的衬色以橙红、粉红、槐黄、芥黄、紫、深绿和浅蓝为主,画面鲜艳调和。
民俗剪纸
佛山人一年四季都有以剪纸作为装饰用品的习惯,可以说,佛山剪纸多数为当地人的生活尤其是为各种民俗活动服务的。旧时,佛山是个名镇,集佛、道各教于一肆之地,各种迎神赛会、祭祀建蘸、礼佛道场……几乎天天都有,所需要的剪纸制品特别多。尤其到了清代,佛山民间剪纸用途越来越广:除了窗花、围花、喜花、角花、灯花、枕花、鞋花等用途之外,还用于祭祀品的装饰,又用于节日装饰,如春节用的花钱等,以及用作刺绣、鞋帽、陶瓷以及雕刻图案稿等。有些人家自己剪刻,更多的到专门生产剪纸的作坊、店铺去购买,因为店铺的剪纸品种非常丰富,手艺亦比一般人家的精致,需求量增加佛山剪纸也开始大批量的生产与售卖。
几百年前,佛山剪纸改用小刻刀刻。这种改进,是为了适应大批量生产的需要,优势就是一次可以加工成多张剪纸图案,同时也改进了剪纸的工艺,使佛山剪纸线条流畅、玲珑。郭沫若先生曾赋诗:“曾见北国之窗花,其味天真而浑厚,今见南方之刻纸,玲珑剔透得未有,一剪之巧夺神州,美在民间永不朽”。一剪一刻,道出南北工艺的不同特点。可谓评得恰到好处。
光彩剪纸
佛山剪纸除具有北方剪纸的共同特点外,还施以凿、衬、印、手绘等技法,形成了纯色剪纸、衬色剪纸、写色剪纸和铜凿剪纸。这些都和佛山发达的铸造业、染纸业分不开。铸造业的发达,使佛山很早便有了铜箔生产。金属制箔业是佛山特有的手工艺。始于元末明初,至清代,由于能制作极薄的铜纸(俗称金纸),金箔、银箔、锡箔同时兴起,各行业均有会馆。1906至1915年间,厂号有200余家,工人3000余人,极为兴盛。金箔制作的刺绣线远销欧美。衬色剪纸中的铜衬剪纸就是利用佛山特产的铜箔刻成各种图案,再贴上各种色纸块而成。这种表现形式,在佛山剪纸中最富代表性。由于有金属铜的光泽,这类剪纸显得金碧辉煌、喜气洋洋,成为南方人特别是海外华侨,港澳同胞所喜闻乐见的民间美术品。染色纸也是佛山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手工。辛亥革命前,佛山是广东染色纸的惟一产地。佛山染纸业最鼎盛时期,有大小染店、染馆数百间,工人超过3000人,产品种类繁多达60多种。佛山的染色纸品,色泽鲜艳、能耐风雨、历久不变,此后发展为衬色剪纸。
大型剪纸
经历了三次艺术变迁后,佛山剪纸艺人们又大胆创新剪纸工艺,把剪纸发展成大型的艺术装饰,佛山的剪纸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不仅体现了较高的商业价值,而且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大型剪纸壁画《红楼梦》就是佛山剪纸登上“大雅之堂”的典型。1984年兴建的广州花园酒店是当时国内中外合资最大型的酒店,来自香港的总设计师司徒惠先生非常喜爱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决定以剪纸作为酒店主要内部装饰。其中装饰在大堂正中的《红楼梦》巨型壁画最引人注目,这幅剪纸长22米高6米,以大观园为中心内容,以十二钗故事情节为衬色,将亭、台、楼、阁、花、草、树、木加以人物的各式表情巧妙结合。由于这幅壁画是用纯黑色大理石经雕刻后镶纯金箔而成的,建成后,画面气势磅礴。远看金光灿烂,近看玲珑剔透、富丽高雅。尤为突出佛山剪纸金碧辉煌的艺术特点。《红楼梦》开创了将剪纸艺术与现代大型建筑相结合的历史先河,并荣登《中国名壁画》之列。这幅壁画仍保留至今。
编辑本段重要地位佛山剪纸在本地民俗中有着重要地位,无论岁时节日、婚丧嫁娶、寿辰祭祀、交际礼仪,以至人们日常生活用品,儿童玩具都喜欢用剪纸作装饰。如春节,家家门楣上都贴上“五福临门”的横批,在横批下帖上五张铜衬料福字笺花钱;大神、祖先、门官、土地、灶君、井神等,在左右上角都插上一对“金花”;过去,佛山有金花行,生意兴旺。大神的金花有二层或三层,每层一张铜凿料剪纸,中间用通木架起,下层大、上层小,富于立体感,金花上还用绒球作装饰,十分夺目。图案多以金瓜顶、莲花座、中是左右招财童子。其他家神所用金花大致相同,祖先神用中号,其它神用小号,也是一至二层不等,婚嫁喜庆,所用礼盒、礼品都用剪纸贴上作装饰;七月摆七夕时,妇女们用剪纸装饰果盘、香案、烛台,放贡品的碗也用剪纸盖顶,姑娘们精心制作的冬瓜灯、芝麻船、柚子等以及各式人物扎作,都少不了用剪纸作装饰。通常,乞巧节所用的剪纸,也是姑娘们比手艺的项目之一。炮竹包装用剪纸作装潢、烟袋、茶箩(盛茶壶用)、米缸、甚至眼镜盒,人们都喜欢用剪纸作装饰。
此外,用的较多的是祭祀品。佛山俗例,丧祭要做七个“七”,每个“七”都要焚烧大量的祭品,尤其以“三七”为甚。所烧有金山、银山、金桥、银桥、大屋及屋内陈设、衣服鞋等等。这些纸扎品全都贴上剪纸装饰,如柜箱面和四角都贴上图案剪纸,连手帕都用剪纸作图案。
多彩多姿的佛山民俗,促进了剪纸的发展,而剪纸工艺的发展,使佛山更具特色。
接下来请继续阅览:佛山皂幕山 佛山大旗头古村
相关资讯